古代的香囊是用来提神的,装有多种芳香中草药研成的细末,也有用香料来做的,具有安神镇静,防蚊虫叮咬,净化心绪等作用。中医用的中药香囊源自中医外治疗法里的“衣冠疗法”,疗效可上达巅顶,下及涌泉。所以在夏初传染病开始抬头的时候,古人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健康,用中药制成香袋挂在孩子们的胸前、衣襟和肩衣上以治未病。
我国古代的大部分地区有烧艾除虫避秽、佩兰作枕以清醒头脑的传统,并由此逐渐转化发展成后来的香囊。在屈原的《离骚》中有:“扈江离与辟芷兮,纫秋兰以为佩”的句子,扈即披,纫乃连缀,佩即“佩帏”也含佩带之意;江离、芷、秋兰均为香草。全句的意思是把装满香草的佩帏带在身上。
第一步,寻一块自己喜爱的棉布,画一个12cm的等边三角形,并留出1cm左右的缝份。
展开全文
第二步,先折叠三角形的外边,然后用熨斗按划线熨烫,以便于缝制。
第三步,会画画的朋友可发挥创作,用丙烯或者纺织颜料均可,画下自己心仪的图案,我在这里画下了两朵暗香浮动的白莲。
第四步,将其中的两个角对齐,由上至下用锁边针法缝制。
第五步,缝完一条边后,把剩下的一个角折回,使三角形的三个角汇集成一点,然后一样的方法缝第二条边。
第六步,缝最后一条边时加入细绳,缝制三分之一处左右放入配好的香料包,我会在香料包填充不满的地方加进柔软的填充物,比如端午节,正好放些艾绒进去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