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哪里最潮湿?

分类: 英国365bet娱乐 时间: 2025-07-31 06:28:59 作者: admin 阅读: 4691
中国哪里最潮湿?

最近,潮湿就像是个接力棒,从南传递到了北。前段时间,大家印象中气候干燥的一些北方地区更是潮到宛如“回南天”。

严格来说,前期没有冷空气导致的气温下降,不算“回南天”。

图源:微博@新京报

不过,这种短时间内的潮湿不足以让这些北方地区加入“潮湿家族”。

要论我国最潮湿的地方,还得看数据说话。

根据《中国统计年鉴2024》,年平均相对湿度名列前茅的城市分别来自华南、西南、两湖和江南。

研究指出,体感最舒适的相对湿度区间是45~65%,那么高于70%的年均相对湿度,真是有够潮的!

数据来源:《中国统计年鉴2024》

这些地方为什么那么潮?

当地人各有什么样的祛湿智慧?

又有哪些美景其实是“潮湿限定”的?

今天,地理君就带你好好盘盘我国的四大“潮”王。

华南地区

海洋气流的暖湿结界

潮湿不止回南天

刚刚提到在北方“虚晃一枪”的回南天,如今已快成了由闽台、两广和海南组成的华南地区的“名片”之一。

如果说相对湿度100%是湿度计的极限,那么回南天的“极限”远不止于此。

图源:深圳发布

每年2月至4月,从南海吹来的暖湿气流,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,给华南地区的人们带来“潮湿噩梦”。

图源:中国天气网

遇上回南天,空气似乎都能拧出水来,而浓雾则是回南天最具特色的景象。

雾中的广州塔

你以为华南的潮湿仅限于回南天?

No No No!

以代表性城市为例,

福州、南宁的平均相对湿度几乎全年不低于65%;

广州全年不低于70%;

而海口几乎没什么时候是低于80%的。

华南,一直都挺“南”的。

左右滑动,仔细看看华南地区代表城市每个月的平均相对湿度

图源:《中国统计年鉴2024》

为何如此“南”?

让华南地区“南上加南”的,是发挥稳定的“高饱和水汽”。

这里紧贴温暖的南海和东海,同时在南海暖流和黑潮的加持下,海洋蒸发出的大量暖湿水汽顺着海风和季风被输送到这里。

而水汽在这里被南岭(由大庾岭、骑田岭、萌渚岭、都庞岭、越城岭自东向西组成)和武夷山拦截,被保留下来。

最终,华南形成全年湿润的气候特征。

海南东方白查村的黎族船形屋,为适应潮湿气候,以具有防腐性的海南藤类植物固定、编织房屋主体框架。

潮湿改写“荒漠剧本”

潮湿的另一面,是华南被改写的命运。

从太空俯瞰,同纬度上的撒哈拉沙漠和多片荒原连成“北回归线荒漠带”,而华南地区是罕见的绿洲,就像是北回线上的一颗绿宝石。

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——鼎湖山(位于广东省肇庆市)

如此独特的现象从何而来?这主要归功于刚刚讲到的武夷山和南岭组成的生态屏障。

正是因为这两道屏障,寒冷干燥的西北季风被大幅度阻挡,而大量来自东南大海的暖湿气流被留下,形成华南准静止锋,滋养出了这片“绿洲”。

武夷山与南岭

西南地区

群山之间的“湿气迷宫”

花样“潮”法

西南地区,以重庆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为主,到底有多潮湿?

这里潮到同时拥有雾都和雨城——

重庆,长江、嘉陵江、乌江等多条江河贯穿全境,水汽充足,同时这里山地起伏,水汽不易消散,重庆时常被笼罩在雾的朦胧美中;

“勒是雾都!”

雅安,降雨天数多、雨量充沛,有着“天漏”之称。

雅安地势西高东低,当青藏高原的下沉冷空气与四川盆地的暖湿空气在此相遇,便形成了天然的“水汽陷阱”。

雅安名山区茶山

西南地区多高山,而湿气遇上高山便有了绝美的云海、云瀑。

牛背山位于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境内,充足的水汽带来了绝美云海、云瀑,便有了有“牛背归来不看云”之说。图为牛背山云瀑。

这里许多典故或俗语,也与气候潮湿有关:

蜀犬吠日——蜀地多云多雾多雨,很少有晴天,因此出太阳时,狗都要疑惑惊叫;

巴山夜雨涨秋池——形容这里的连夜暴雨,可见水汽“储备量”之大;

天无三日晴——形容贵州气候潮湿多雨、晴天稀少。

贵州六盘水

舌尖上的祛湿

若你翻开川菜、贵州菜和云南一些地方菜的食谱,你就会发现其中绝大部分菜肴都可以被纳入“祛湿食疗大全”。

说到祛湿型食材我们总想到辣椒,但其实早在辣椒登场以前,花椒就已是川渝人与湿气抗争的黄金搭档。

“花椒即灵魂”的麻婆豆腐

而在山多林密、终年潮湿、大雾弥漫、极易滋生病症的贵州,酸不仅是美味,更是贵州人的一味镇静剂。

这大概就是西南各地人们与潮湿在舌尖上达成的某种自洽罢。

贵州凯里酸汤鱼火锅

图源:纪录片《天下一锅》

“潮”上教科书

潮湿气候之下,这里还诞生了两位“'潮’流明星”——华西雨屏和昆明准静止锋。

刚刚讲到的雅安之所以能成为雨城,正是因为它处于华西雨屏的核心区域。

在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东缘的交会地带,地势由东向西突然剧烈抬升,当来自东南方的暖湿气流走到这里,得向上“爬山”,而越往上走就越冷,因此就会冷凝成大量雨雾,也就是华西雨屏。

而得益于潮湿,华西雨屏带孕育出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。

图源:中国国家地理2020年12期

与带状的华西雨屏不同,昆明准静止锋几乎“硬控”了整个贵州。

乌蒙山脉不仅“连着山外山”,更分隔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:每年冬春时节,南下的冷气团和西南方过来的暖气团在山脉东侧的坡面上对峙,山脉以西晴空万里,以东的贵州则持续受阴雨天气影响,这就是昆明准静止锋。

图源:中国国家地理2023年10期

插图/郑秋阳

两湖平原

气蒸云梦泽

我们在谈论潮湿地区时经常忽略两湖平原,然而,正是这片由洞庭湖平原和江汉平原组成的区域,造就了“气蒸云梦泽”的梦幻气概。

湖南岳阳洞庭湖大桥

自带“加湿器”

这里有长江、荆江、汉水、湘江、沅江、资水、澧(lǐ)水等大小河流穿过,更有以洞庭湖和洪湖为代表的众多湖泊。这些都是“续航能力持久的天然加湿器”。

武汉

这个巨大“加湿器”,造就了我国四大火炉之一的武汉。 在相同的温度下,相对湿度越大,体感温度的增幅就越明显。正是巨大的蒸发量,让武汉热上加热,闷热难耐(上文提到的重庆同理)。

图源:中国天气网

潮湿的“文化渗透”

在这里,潮湿,在某种程度上“渗透”进了文化。

发祥于荆州的楚文化,深受温暖湿润环境的滋养。这里气候潮湿,植被丰富,是动物乐园,为古楚人提供了丰富素材,让他们的艺术既有大自然的生动,又发展出了独特的神秘与灵动。

藏于荆州博物馆的双头镇墓兽,以鹿角为材料,带有一种跨越时间的写意美感。

与潮湿相关的,还有一个叫作“云梦泽”的美丽意象——两千年前,在江汉平原上,曾有一个2万平方公里湖区的云梦泽;后来这个意象演变成了曾经恢宏的八百里洞庭,让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诗篇。

衔远山,吞长江,浩浩汤汤,横无际涯;朝晖夕阴,气象万千。

可以说,潮湿,为两湖平原带来了独特的“云梦泽”美学。

江南地区

梅雨or烟雨?湿气or诗意?

潮湿定义了江南?

我们前面讲到的潮湿地区,有的是因为临海近海,有的是刚好位于不同气团的交汇处,有的则是源于江河湖泊的强大蒸发量。而江南的潮湿,与这些原因都有点关系。

太湖

这里既有临海区域,也有冷暖气团交锋的时刻,更有星罗棋布的河流湖泊,可以说是buff叠满了。

水网密布的江南水乡。图为浙江嘉兴的乌镇。

其实,“江南”二字,本就与潮湿有关。

初夏梅子黄熟之季,由于降雨带持续维持在江淮及汉水流域,这片地区会出现连绵的阴雨天气,也就是人们常说的“梅雨”(梅雨产生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的锋区,即梅雨锋,是冷、暖气团在此展开“攻防拉锯战”的结果)。

气象学者认为,凡是绵绵梅雨所覆盖的地区,都可算作江南地区。

作为江南地区最潮湿的时节,衣服洗了晾不干、东西极易受潮霉烂等,都是梅雨季的常规操作。

每年6月中旬左右,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北跳到北纬20°以北,雨带也随之北移,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梅雨期。当副热带高压脊线越过北纬25°后,梅雨期结束。

图源:中国天气网

湿气滋润出了什么?

潮湿与江南意象,有时就像是一体两面。

梅雨,浸润出了江南意象中的烟雨——密密匝匝的漫天雨帘,带来了独属于江南的水墨滤镜。

“青草湖中万里程,黄梅雨里一人行”。湿气,在此刻被凝练出了诗意。

烟雨中的西湖与瘦西湖

江南人更是从潮湿中,发现了美味秘诀:过于潮湿的环境下,食物极其容易发霉,而江南人顺势发现了霉食,比如盛名在外的梅干菜、霉苋菜梗和毛豆腐。

毛豆腐

潮湿,

总是让我们闻之变色。

但有时,

它也为我们带来了美景,

亦或是美味。

而当我们从不同角度看待潮湿,

既能看到大自然的氤氲之美,

又能看到我们自己应对环境的奇特智慧。

【参考文献】

[1]中国最“潮”地图:这省湿度碾压广东 最宜居城市在北方?[Z].四象工作室,2022-04-12.

[2]雨城、雨都、雨极你了解多少?地形如何影响这些多雨地?[Z].光明网,2024-08-16.

[3]周平.假如没有南岭[Z].中国国家地理, 2017:08.

[4]为何地处北回归线荒漠带上,广东却出现了绿洲?[Z].广东省林业网,2023-04-11.

[5]回南天是怎样一种“魔法攻击”?[Z].中国气象报社,2024-03-15.

[6]北回归线上的绿色奇迹——走进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[Z].光明网,2025-04-17.

[7]瞭望|海南船型屋:舟影录文明Z[Z].环球时报,2025-07-01.

[8]孙吉.华西雨屏带 从雨雾之极到生物秘境[Z].中国国家地理, 2020:12.

[9]段旭.云贵高原的隐形分界线 昆明准静止锋[Z].中国国家地理, 2023:10.

[10]谁影响了我的冷热?湿度?温度……[Z].中国气象科普,2020-07-09.

[11]荆州市情[Z].荆州市人民政府网,2025-06-24.

[12]守护地下墓葬两千年的镇墓兽 头上的鹿角竟是真的[Z].央视网.

[13]张承建.长江“润泽海”[Z].中国国家地理, 2007:05.

[14]单之蔷.“江南”是怎样炼成的?[Z].中国国家地理, 2007:03.

[15]气象灾害防御系列——梅雨 你知多少?[Z].中国气象报社,2024-06-26.

[16]未曾染梅雨,不算到江南[Z].极目新闻,2023-07-11

中国国家地理视频号

大美中国,山河锦绣

相关文章

2024『男生染髮』有哪些?  6款人氣男生染頭髮髮色推薦
ofo消失的第五年:欠1600万人血汗钱
揭秘2025养成“吸金体质”的秘密,如何轻松赚钱?